工作动态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者:杨宸发布时间:2025-10-25浏览次数:38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积极关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学习实际分享学习体会,反响热烈。

党委组织部(党校)正处级组织员兼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安其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指引。全会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深刻把握时代大势,突出强调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作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党委主要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学院实际,锚定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牢立德树人根本方向,以硕士点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和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二是聚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前沿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有组织教学和科研,力争在信息科技领域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三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地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信科智慧和力量。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持工作) 张国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盛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蓝图;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为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作为工科学院负责人,要带领全院师生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历史机遇,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作为党支部书记,要组织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讲、宣传,使全体党员深刻领会好全会精神。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庞圣杰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为高校团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团学工作必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院“青锋工程”打造成践行全会精神、培育青年英才的重要抓手。

 “青锋工程”的“四带四引”要求,正是落实全会要求的具体实践。“青锋铸魂工程”通过读书班研悟思想、宣讲团传递党音,让青年学子在理论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科技报国志向;“青锋学海领航工程”聚焦科创能力培养,以竞赛指导、项目交流为纽带,引导学生在攻克技术难题中锤炼过硬本领;“青锋益行工程”则推动学生走进基层,用专业知识开展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中明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价值追求。

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1+1+N”实施模式,让“青锋工程”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为强国建设输送更多“信念如磐、本领过硬”的青年科技先锋,让青春力量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光彩。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泰安市泰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挂职) 白学明

回望“十四五”,中国式现代化激奋人心;谋划“十五五”,锚定宏伟目标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切实联系实际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以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为驱动,立足区域需求,积极推进校城融合,加快推动学校科技创新与地方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以“三化”推动学科建设,赋能工程教育,重点推进与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平台,服务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与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开创“四链”融合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  冯玲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等作为重要部署,为我们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作为学院日常教学管理负责人,我将紧扣“十五五”发展规划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布局,重视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方向的发展规划,推动课程体系与数字经济发展适配;同时深化产教融合,联合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一线教师,我会把科技创新案例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并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引,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助力其成长为信息领域高素质人才。未来,我将以实际行动落实全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输送更多信息技术领域的生力军。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书记(主任)郭晶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也让我深受启发。

全会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与计算机学科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响应国家战略,在学习中培育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参与科研项目,投身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我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储备力量同时,我也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创新团组织活动形式,将“十五五”规划发展理念融入学生思想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感,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绽放光彩。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朱向彩

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结合IT新技术,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深耕教育领域,为推动学院全面发展建言献策。

结合全会“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精神,在计算机专业建设、课程教学、科研发展中以硕士学位授权点为起点做好专业建设;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做好专业教学并做好课程思政融入工作,同时在专业课程中紧密融入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结合数字化及智能化技术,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提升科研能力。

全会精神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动力,为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禹朴勇

我深刻领会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全会提出了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部署。作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教学与工作中我将把新质生产力、数字中国要求落细到育人与科研:优化课程,促进从传统软件工程项目开发到AI工程项目开发的学生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思政与科技伦理;创新教学模式,以项目式学习培育兼具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与行业应用,发挥专业能力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绿色低碳;坚持人民至上与安全底线,提升数据安全与治理能力,用数字化方案回应企事业单位的“急难愁盼”。我将以“钉钉子”精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务实成效。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李秋玲

作为高校教师,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深受启发。全会对 “十五五” 时期发展的战略擘画,既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也为高校育人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会特别强调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我深感高校肩负的使命之重。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前沿阵地,我们既要将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树立服务国家战略的远大理想;也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推动科研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高校智慧。

未来,我将以实干践行使命,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 孙颖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名党员,我备受鼓舞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核心目标,这对我们科研工作者而言,不仅是莫大的激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深耕专业领域的青年教师,我们既要扎根实验室,沉心静气钻研基础理论,以无畏的探索精神和坚定的学术信念勇闯学科前沿;也要自觉围绕国家战略布局,主动投身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实践,全力推动学术成果转化落地,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要不畏艰难,以点滴科研实践,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断奋斗。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青年教师 韩昌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让我深受鼓舞。

作为一名刚入职一年的高校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全会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 “六个坚持” 的基本原则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 杨宸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科学谋划了“十五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奋进方向。立足“十五五”新征程的起点,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感肩负的使命与时代的召唤,将自觉把全会的部署要求贯彻到学生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在课堂上,我以真理之光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在课堂外,引领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他们“功成不必在我”的初心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我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全会精神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行动,为“十五五”时期的宏伟事业输送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先锋力量。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党员 陆哗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使命如磐。全会为“十五五”定向领航,既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也为青年搭建成才舞台,对青年人才的重视让我备受鼓舞。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同频共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青年担当。无论是投身乡村振兴,还是扎根科技创新,都是我们践行使命的方向,我们应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以实干淬炼本领。未来,我将以全会精神为帆,在专业学习中深耕细作,力求成为国家栋梁;于学生会工作中服务同学,提升自我,勇于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献智献力,让青春在时代征程中绽放华彩。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党员 朱泽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新时代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作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参与全院师生关于全会精神的热议中,我深受鼓舞,对专业使命与青年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署,让我真切感受到信息科技领域的责任与机遇。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正是助力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而青年学生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肩负着为领域突破、国家发展添砖加瓦的重任。今后,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专业学习,紧盯学科前沿,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积极参与科创实践,努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主动向身边师生学习,以昂扬的姿态投身专业探索,力争将青春热血融入信息科技发展浪潮,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来源:郭晶、杨宸

供稿审核人:庞圣杰

终审:安其心



上一篇: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