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概况

发布者:武如嵩发布时间:2017-03-14浏览次数:614

山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概况

  

  

本学科于1992年正式招收第一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科研和教学成果丰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某些方面已达到省重点院校的水平。2004年成立数据与图像处理研究所,2005年被评为泰山学院优势学科,2006年《数据结构》课程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1.学科队伍本学科已经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整体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18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

2.科学研究2002年以来,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180余篇,被SCIEI等索引的有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1项。另外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4项,主持、承担国家统计局、山东省教育厅、北京市科技局、威海市政府、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等研究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在研究经费上本学科多人拥有学校的博士基金10万元,并且国家级项目和省级项目及时的得到双倍配套或等量配套。

3.人才培养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构建了相应的教学、管理体系。为社会培养了数千名计算机应用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在20052006两届本科(专升本)毕业生中,考研率达到31%

4.条件建设本学科具备了良好的软、硬件教学条件,近5年来投资180万元,购置了大量的中、英文期刊杂志、教学参考书和参考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投资420余万元,建设了8个先进的专业实验室。设备总资产1300万元,场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

5.学术交流杨德运教授于2004年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发言并主持分会,2005年在南开大学信息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到美国几所大学访问交流。赵继超教授到澳大利亚访问等。聘请了国内外8位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开展重要学术交流活动62人次。

6.标志性成果杨德运博士的“教育、信息工程问题的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实现”、“高维小波基的研究”等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020506),关于小波框架在信息处理中应用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奖(2004年),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奖(2006年)。赵继超、魏立平教授的“‘教学+研究’型复合人才培养”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王聪华博士关于遥感影像系统的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李峰博士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2006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7.社会服务:坚持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沈丁副教授为石横电厂和鑫达公司开发了“电厂硅表巡测系统”、“心脏工作站运动实验”等,桑胜举高级工程师为江西景德镇供电局、河北邯钢集团、青岛石化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多家企业开发了“电力调度显示系统”、“电力调度模拟系统”等,创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上一篇:下一篇:

关闭